潛江九游会J9 · (中国)官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新聞詳情

澳洲淡水龍蝦之養殖蝦苗培育

發表時間:2021-12-19 00:00作者:水產養殖網

澳洲淡水龍蝦之養殖蝦苗培育

澳洲淡水龍蝦1992 年從澳大利亞引進我國,具有個體大、長速快、食性雜、耐低氧、適應性強和出肉率高等優點,深受養殖戶和消費者歡迎,成為國內養殖推廣新品種。國家(863)計劃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水產種苗研究所近幾年在澳洲淡水龍蝦的養殖、繁育技術上進行探索,取得了較佳的成績,水產熱點編輯特地前往 「取經」,為廣大業內人士分享其最新技術成果。 培育池及棲息物設置:稚蝦孵化離開母體後,將雌蝦撈出,蝦苗在原孵化池進行培育,水位保持在30~40 厘米。室內車間蝦苗培育池棲息物可採用仿生態的假草片、PVC 管、無毒無害且對水質無影響的植物枝幹或有孔洞結構的塑料扣板等,棲息物面積占培育池面積的30%~50%為宜。水面可放養適量的浮萍或者小型水葫蘆,起到遮光和躲藏作用。培育密度:為保證蝦苗的成活率,培育時密度在300 尾/米2以內為宜,後期適當分池培育有利於提高成活率,具體密度根據棲息物的種類、數量及投餌情況進行調整。餌料投餵:稚蝦孵化後前一周,採用熟雞蛋黃+豆漿加水全池潑灑,保證稚蝦營養全面,日投餵量為1~2 克/米2,每天投餵兩次,早晚各一次,各占日投餵量的30%和70%。一周後,開始投餵熟魚漿或優質熟貝肉漿,並適量搭配對蝦粉狀全價配合飼料。經15~20 天的培育,幼蝦長至1.5 厘米以上,開始投餵對蝦0 號料,並輔助投餵碎魚肉或貝肉等動物性餌料。水質管理:蝦苗培育期間需保持良好的水質。培育池24 小時增氧,溶氧保持在5 毫克/升以上,pH 7.0~8.5,適宜水溫保持在26~30℃。每周換水1~2 次,進水口裝上80 目紗網,防止大顆粒物或有害生物進入培育池。為防止蝦苗應激,每次換水量不宜超過20%,並全池潑灑乳酸菌、芽孢桿菌或光合細菌等有益菌種,保持水體中良好的菌相。每周定期潑灑生石灰或硬殼素等增加水體硬度,保證蝦苗順利蛻殼。蝦苗運輸:經過20~30 天的培育,蝦苗體長可達2 厘米以上,此時可以將其移至室外池塘進行養殖。2~3 厘米的蝦苗運輸,可採用蝦苗袋充氣運輸或泡沫箱濕法運輸,4 厘米以上的蝦苗,宜採用濕法運輸,在蝦苗袋和泡沫箱中放置一定數量的水草(伊樂藻或苦草),避免蝦苗之間互相殘殺。一般85 厘米×50 厘米的蝦苗袋,運輸密度不宜超過200 尾/袋,60 厘米×40 厘米×30 厘米的泡沫箱不宜超過300 尾/箱,若條件允許,應儘量降低密度,保證蝦苗運輸成活率。運輸過程保持溫度在18~20℃,可維持運輸時間24小時。

分享到: